53名人网 手机版
首页 > 人物百科 >

范仲淹–––被淹没的宋词前辈

时间:2025-08-09 20:10:06


范仲淹

在中国文学史上,宋朝是可以与唐朝比肩而立大放异彩的朝代,同样的文化昌盛、同样的群星闪耀。唐诗、宋词是诗歌领域的两座高峰,两者是血脉的承续。在从诗到词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中,大文豪苏轼(1037––1101)无疑是最闪亮的那颗星,而年长他48岁的范仲淹(989––1052)在前有李杜后有苏辛的多重光环笼罩下,只能被淹没,成为两峰之间的“鞍部”。但其实,范仲淹作为承前启后的过渡性词人,对宋词的发展是有开拓性贡献的,可以说是后世两大宋词流派的总源头。

苏轼

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《宋元戏曲考》中首次提出: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,楚之骚,汉之赋,六代之骈语,唐之诗,宋之词,元之曲,皆所谓一代之文学,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。这个论断大体上是比较符合中国文学的发展情况的,再加上明清之戏曲小说,那就更完整了。

王国维

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。与楚辞离骚及汉代的乐府诗(古风)不同,唐诗主要是句数(四句和八句)、字数(五言和七言)、平仄(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)、叶(读xie二声)韵(有官方颁布的诗韵)都有规定的格律诗–––律诗和绝句(近体诗)“诗仙”李白(浪漫主义)、“诗圣”杜甫(现实主义)是两种风格流派的代表。

李白


杜甫

词是一种可以合乐歌唱的新体诗歌(别称“曲子词”、“歌词”、“诗余”),根据乐谱的要求,句子有长有短(又叫“长短句”),平仄和叶韵也有自己的格式(即词牌,词的创作称“填词”)。词在中唐后已经出现,比较有名的唐朝诗人韦应物、温庭筠就大量填词。最初的表现内容比较狭隘,大多是描写女性伤离怨别的心境和花前月下的景色(所谓的“花间派”),算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民歌小调坊音俚曲;经过五代宋初的发展,到北宋中期后兴盛发达起来,成为“流行歌曲”,登上文学殿堂

两宋词人层出不穷,但写入历史教科书被誉为“杰出”的仅列举了苏轼(北宋)、李清照(两宋之交)、辛弃疾(南宋),年龄可为苏轼爷爷辈的范仲淹则在被代表的“等”之列。七下历史教材对苏轼的介绍是:“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,他改进了词的创作,扩大了词的境界,提高了词的格调。词风豪迈飘逸。”苏轼的大量优质词作撑得起这个评价,此处省略一万字。

相比较而言,忙着怼刘娥太后、怼仁宗皇帝、怼吕夷简丞相,忙着戍边御敌,忙着赈灾救民,忙着提携后辈的范仲淹,现存词作仅有区区五首,却风格多样各有精彩之处,其对后世豪放派、婉约派的开辟之功,良不可没。

范仲淹的《渔家傲.秋思》

范仲淹最著名的代表作《渔家傲.秋思》,用唐代边塞诗的创作手法来填词,全词都是写边塞军旅生活,开宋词写边塞之先河,为词的创作开辟了新的领域。词人将无法排解的思家愁绪转为戍边报国的坚守,苍凉雄浑的边塞秋景,沉郁悲壮的家国情感,隐隐有豪放之风;而且,几乎通篇都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名句,被后人频繁地引用、化用。

范仲淹的《苏幕遮.怀旧》

同样写于戍边时期的《苏幕遮.怀旧》,所描绘的秋景却是一幅色彩斑斓、清澄明净的黄昏秋色图:天连水,水连山,山连芳草;天带碧云,水带寒烟,山带斜阳。最后引出“芳草无情,更在斜阳外”的无奈。下阕也是直抒胸臆表达乡愁别情,但更迂迴往复曲折多变,令人黯然销魂,深致婉转的铁汉柔情不输李清照的细腻清新婉约!

这两首词对后世的影响很大,元代剧作家王实甫在《西厢记》的《长亭送别》一折中,揉和了范仲淹这两首词的意境,创作出传唱不衰的名曲:“碧云天,黄叶地,西风紧,北雁南飞。晓来谁染霜林醉,总是离人泪。”

如果说上面两首词是左手“豪放”右手“婉约”的话,那么,下面这首就有些委婉绮丽的“艳词”味道了。上阕写秋夜(词人怕是被秋伤透了心,五首词就有三首是悲秋!),“月华如练”,“天淡银河垂地”,不由让人想起李白的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与“疑是银河落九天”,这就是继承啊;下阕抒情,“愁肠已断无由醉,酒未到,先成泪”,第一首还只是“浊酒一杯”,第二首“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”,到这第三首已经“酒未醉人人自醉”了,愁肠百结,未饮泪先流!酒并不能解忧,反而“举杯消愁愁更愁”。最后一句“都来此事,眉间心上,无计相回避”,启发了李清照,在《一剪梅.红藕香残玉簟秋》中就化作“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”的名句

铁汉柔情

第四首《剔银灯.与欧阳公席上分题》的风格又与前三首大为不同,口语入词,诙谐幽默,面上似乎是宣扬颓废无为的消极思想(寓劝世之意),实际上是曲折表达词人心中的苦闷,倾注心血的庆历新政只施行了一年就无疾而终,任谁都不免“意难平”,向支持自己的好友欧阳修发发牢骚很正常。

功名利禄挡不住年华老去

新政落败后,范仲淹被贬回邓州,此时他年岁已高,被理想虐了千百遍,失望之余,想离开官场,去过几天舒心的日子,于是就有了这首《定风波》。

最后两首词表达理想幻灭后的苦闷和无奈,但风格仍有不同:前一首诙谐自嘲,后一首豁达释然。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的苏轼,最后不也是“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”?

宋词是唐诗的延续,作为过渡时期的文学家,范仲淹的五首词作打破了北宋前期词坛的沉闷局面,为宋词的繁荣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