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3名人网 手机版
首页 > 人物百科 >

公元前494年,吴王夫差犹豫很久,还是决定接受了越王勾践的求和

时间:2025-04-29 02:33:34

自从父亲阖闾在对越国的战争中箭身亡以后,吴王夫差就发誓一定要替父报仇。

在过去两年,每顿吃饭前他都要让卫士喊:夫差,你忘记杀父之仇了吗?每当这个时候,他都要回一句:誓死不忘。

有此决心,他才能厉兵秣马,勤于政事,两年后的今天,他才能对越国开战,也才能大获全胜。

现在,越王勾践带着他的5000部从,还在会稽山上,等着求和,勾践派的大臣文种,也恭敬的站他的大营前,带着重礼,寻求吴王夫差的原谅,好回去给勾践交差。

吴王夫差,想想都解气。觉得该报的仇也报了,自己这些年枕戈待旦的,也应该歇歇,享受一下美好生活了,就有了想宽恕勾践的意思。

可是大夫伍子胥坚决不同意:大王,古语道,建树德行最好是不断培植,去掉毒害最好是消除干净。千万不能留下祸患啊。

臣给大王讲一个故事吧!

夏朝过氏部落首领浇,灭了夏王后相,没想到后相的妻子后缗逃走了,生下了一个儿子,名叫少康。

少康后来逃到有虞部落里,做了管理饮食的官。酋长不但把两个女儿嫁给他,还封给他纶邑这个地方,纶邑只有十里见方,人口也只有500,也就是所谓的一成一旅,但少康却在那里,广施恩德,安抚下属,并且积极训练军队。


当时机成熟,他的兵强马壮,势力强大了,就率兵攻打过国和戈国,把它们逐个灭亡,最后恢复了夏朝的天下。


“如今的吴国不如当时的过国,而越国却超过了纶邑。将来如果上天让越国强大起来,对吴国将是极大的威胁。我们如果不乘胜消灭勾践,将后患无穷啊!”

看着夫差慷慨激昂的样子,夫差还是不以为然,他早被胜利冲昏头脑啦,哪能听进伍子胥的意见?

再加上重臣伯嚭也主张保全越国,建议把越国作为吴国的附庸,夫差考虑再三,还是决定同意越国的求和要求。

“唉!越国用10年生息繁衍,再用10年教育训练,20年后一定会来报仇的。”伍子胥长叹一声,失望离去。

果然,在公元前474年,越王勾践卧薪尝胆20年之后,带着强大的越国重新打败吴国。他吸取教训,不愿再留后患,夫差没办法,只能在阳山自杀。


这个故事,出自春秋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。给我们讲了一个一成一旅的成语故事。

古时以方圆十里为一成,以士兵500人为一旅。一成一旅,比喻力量虽小却有所建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