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3名人网 手机版
首页 > 人物百科 >

范仲淹:中国士大夫的杰出代表

时间:2025-08-16 12:42:59


读宋史,读真宗、仁宗皇帝传记,范仲淹的形象愈来愈清晰,愈来愈高大。读罢崔旭《范仲淹传》,再读鲍坚《庙堂之忧》;郭宝平《范仲淹》。我们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范仲淹!南宋著名理学家称范仲淹乃“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”;历史学家元好问赞“文正范公,在布衣为名士,在州县为能吏,在边境为名将,其才其量其忠,一身而备数器。在朝廷,则孔子之所谓大臣者,求之千百年间,概不一二见,非但为一代宗臣而已。”

范仲淹二岁丧父,母亲改嫁,继父为小官,宋朝官员任职三年即要易地,少年范仲淹自然是随而迁之,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。虽然,范仲淹在童年时代就已饱偿人世间的辛酸,但他毕竟生父,养父都是进士出身,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,他通览史册,观察民情,得出一个结论:能施惠于人而广受尊重者,上则良相,下则良医。从此暗自下定了决心,今生不为良相即为良医。

大中祥符八年(1015),27岁的范仲淹荣登进士榜,实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目标。

从此,他踏上了37年忧国忧民,为国为民的道路。

37年,他四起四落,几经沉浮,但他初心不改,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,则忧其君。

37年,他“宁鸣而死,不默而生”。犯颜直谏,正气浩然。

37年,他监泰州西溪盐仓,筑捍海堰;他任开封知府,朝廷无忧有范君,京城无事有希文;他任陕西经略安抚使,军中有一范,西贼闻之惊破胆。

37年,他勤政务,修水利,办学校,建义庄,荐人才。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!

37年,他用他伟大的一生践行了他留给我们的千古名句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!

无论到什么时代,无论是什么时间,范文正公的“忧乐观”永远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!

范仲淹以不朽的政治家,思想家和文学家载入中华史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