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桓公无嫡子,公元前643年立内宠郑姬子公子昭为太子。但桓公死后,卫国女长卫姬与易牙、阉人貂勾结宫中权势作乱,立公子无亏为君,太子晤逃往宋国,齐霸遂衰。宋襄公于鲁僖公十八年(公元前642年)联合曹、卫、邾伐齐,送太子昭回国即位,是为齐孝公。战胜齐国后,宋襄公以为自己强大,想借齐、楚威势称霸中原,于鲁
关于春秋五霸长期以来流传着若干种不同的说法。在关于春秋五霸各种不同版本的说法中有一位饱受争议、名不副实的霸主宋襄公。宋襄公在历史上是颇富争议的一个人物:赞美者认为他仁义有信;批评者认为他虚伪残暴。在伟人的著作《论持久战》中就曾提到:“我们不是宋襄公,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”。宋襄公到底做了什么事引
介子推与晋文公的不解之缘自古以来,河东一带就流传着介子推“割股奉君(晋文公)”的故事;晋文公又因介子推而演绎出中华民族的两个传统节日“寒食节”与“清明节”。为了纪念这两个节日,历代墨客文人又留下了不少吟咏缅怀的诗篇。追随重耳介子推(?—公元前636年),春秋时期晋国人,生于闻喜户头村,长于夏县裴介村
公元前645年5月,齐国国相管仲去世,齐桓公的儿子们都公开表达要争做储君的意愿;两年的时间内,齐桓公的重臣隰朋、鲍叔牙接连去世,内阁成员纷纷隐退;齐桓公的近臣、内寺总管、情报头子竖貂把控了朝政;公元前643年十月,齐桓公去世,长子公子无亏得到竖貂的扶持,抢先上位,即位为齐侯;世子昭提前得到情报,逃亡
相传在春秋时期,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,就设计毒杀太子申生,申生被逼自杀,其弟重耳为了避祸就开始逃亡。在外流浪的时间,重耳受尽了苦难,身边的大臣一个个离他而去,只剩几个忠心耿耿的,介孑推就是其中一个。有一次重耳饿晕了,介子推就割肉烤好给重耳吃。19年后,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晋
公元前638年3月初,宋国国都商丘,宋襄公的公宫。这一天,从宋国的地下情报黑市多鱼地传来一个令宋襄公吃惊的消息,郑国国君郑文公携夫人楚芈出访楚国去了。宋襄公耐下急性子,迅速部署了三项工作内容,其一,通知在郑国的斥候密切关注郑文公的归程动态;其二,派出两路使节分别前往齐国和鲁国,拜会齐孝公和鲁僖公,咨
如果我说在古代最大的祭扫日不是清明节,而是寒食节,你会相信吗?还别不信,在古代的大部分朝代,第一大祭日都不是清明,而是清明节前的寒食节。寒食节在冬至后的105天,所以又称“百五日”“一百五”按照正常农历算法,在清明节前一两天,寒食节,顾名思义,就是吃凉食冷物的节日。传说是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
宋兹甫(?-公元前637年),子姓宋氏,春秋时期宋国第20位国君。春秋五霸之一,宋桓公嫡子,宋成公之父。公元前650—公元前637年在位,在位14年。齐桓公死后,齐国发生内乱,宋襄公率领卫国、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,齐人里应外合,拥立齐孝公,宋襄公因此声名鹊起。宋襄公雄心勃勃,想继承齐桓公的霸
清明来临,春暖花开,原野上氤氲缭绕惹人心醉。当车驶近介子推墓葬时,心底里便产生了一种冲动:运城人应该为介子推骄傲自豪,也应该为介子推树碑立传,更应该为介子推葬身之地正本清源。运城人何以要为此骄傲呢?因为介子推是运城人,生在运城,死在运城,埋在运城。我这算不算是所谓的乡土主义者,算。但这是人们的天性使
清明将至,清明前还有个重要节日——寒食节,传说这是为了祭奠战国时代晋国介子推而设立的,说起介子推,你可能一下想不起他是谁,但是说到“割肉做汤”这个经典故事,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。介子推出生于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当时晋献公迷恋妃子骊姬,朝政荒废,大权被奸人把持。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篡立太子,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