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仇男神伍子胥,有仇必报,鞭尸楚王。伍子胥,春秋时期的楚国人,是个官二代。因为他的老爹是楚国太子建的老师,不过当太子的老师风险极大。某日伍子胥的老爹就被诬陷入狱了。"我,我这么努力地工作,老板却想弄死我!"没想到的是,当时楚国的老板楚平王,他还要斩草除根。于是,楚平王就去找了伍子胥和他的哥哥。"喂,
伍子胥身负国耻家仇,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,最后终于杀回故乡,灭掉了自己所有的仇人。在伍子胥报了家仇、壮大了吴国之后,正想继续助吴王夫差统一霸业之时,却因小人的算计,受到了吴王的猜疑。吴王接受越国的讲和,这一做法受到了伍子极力反对,伍子舜自始至终地坚持着他的灭越主张。在夫差得知伍子胥把儿子寄放在齐国的
北宋仁宗时代,国朝懦弱无能,西夏势大,发动战争复利系统,不断侵扰宋朝边境,多次发动大规模战争,焚毁城池,抢走牛马粮食,杀害无辜百姓。契丹国王一看宋朝这副倒霉样,觉得好处不能让西夏独占,于是派使者前来谈判关南的土地问题。原来,关南这些土地是后晋后敬瑭割给契丹的,后被周世宗柴荣收复。朝廷派富弼前往契丹,
赏罚分明,重赏边功范仲淹跟富弼有着相同的治军思想,他十分注重赏功罚过。据史料记载,康定元年(1040),鄜州曹司马勋、张式、黄贵等人私自克扣兵将粮饷,范仲淹认为正当军期之际,因饥寒逃亡的兵士数不胜数 ,若再克扣粮饷,军队将难以运转。于是下令将马勋等人处斩。又有虎翼军第九指挥王琼夺人战功。举贤任能,培
宋神宗赵顼,本名赵仲针,北宋第六帝,英宗赵曙长子,生母为宣仁圣烈皇后高滔滔。宋神宗赵顼1048年,赵顼诞生于濮王宫。1063年,获封淮阳郡王。1064年,晋爵颍王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被立为太子。1067年,登基为帝。1069年,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,推行新制,致力于强盛国家和富民强国。1070
自北宋建立一直到宋太祖末年以前的宋辽之间,是一种偶有边境局部冲突,又无官方交往,但允许民间进行边境贸易的特殊关系。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开宝元年(974),辽向宋致书言:“两朝初无嫌隙,若交驰一介之使,显布二君之心,用息疲民,长为邻国,不亦修哉”,表达了修好意愿。从此,两朝之间互相遣使往来,建立起正式的
富弼是北宋仁宗时宰相。当时朝廷中的变法派和保守派的斗争日趋激烈,朝中官员动辄获咎,大臣们不断遭受贬谪,甚至被杀的也不在少数。富弼当然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,但是他却始终能够保全自己,成为北宋一朝为数不多的“高龄宰相”,并且被朝廷上下大小官员交口称赞其品行优良,而这一切,都跟他平时为人处世的方法是分不开的
孔门弟子会误传春秋?左丘明为何著左传?我们要把《左传》搞明白,左传是部什么书,在讲什么,它的精彩在何处?明白了春秋,也就好明白左传了。左传是解释春秋的传,就是以春秋为核心,围绕它展开的,是解释它,阐明它,补充它的。当然,这一点也是有人怀疑的,但是对于我们来说,没有丝毫的必要去纠结它,因为这几乎是没有
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左丘明,姓丘,名明,因其父任左史官,故称左丘明,是《左传》的作者,传说他是盲人。赵子龙就是赵云,他骁勇善战,号“虎威将军”,刘备曾夸他“浑身是胆”。左丘明清代时期的科举考试,行贿作弊的事层出不穷。这事怎么会与左丘明和赵子龙扯上关系呢?且听某娓娓道来。康熙年间,有一次江南乡
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写道:“左丘失明,阙有国语”。这里说的国语,应该就是《左传》吧。《左传》这本书共记载了从鲁隐公开始到鲁哀公为止十二代计254年的历史,《传》的部分计有18万字。《左传》赢得了后世巨大的声誉。比如:被称为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,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,等等。在我看来,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