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路财神有很多,赵公明,比干,柴荣...而作为商家鼻祖,经营之神的范蠡,也被人们供奉为“文财神”。他曾陪勾践共患难度过难关,也在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;三次经商成巨贾,却又三次分散家财,留下世人称赞的美谈。范蠡是春秋末期越国大夫,他本是楚学的开拓者之一,因不满楚国政治的黑暗,于是和文种一起投奔越国。他帮
话说大宋年间的一天,当朝宰相和皇帝老儿扯完公事,下了班兴致冲冲地回家。这班下得有点晚,这位宰相是个典型的工作狂,加班是常态。今日比往常下班更晚,白日劳累的下人们大多已经进入了梦乡,宰相进得相府便放轻了脚步。当他从一间房前经过时,屋内传出的声音让他不禁停住了脚步。这是侧室姣娘的卧室,往日都是黑灯熄火静
1021年 1岁12月19日出生在江西临江军1033年 13岁祖父病故,随父亲回到祖籍临川1036年 16岁孝期结束。父亲为恢复官职,带一家出发赴首都汴梁1037年 17岁父亲获得了江宁府通判的官职,全家从此在江宁定居1042年 22岁进士及第。签书淮南判官。八月,从扬州开始了自己的仕途期间结识了孙
伍子胥是东周列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个人物,楚平王冤杀了他父兄二人,他孤身一人逃往吴国,过昭关时一夜白头的故事天下皆知,后借吴王阖闾的力量反攻倒算了大楚国,逼得楚王东奔西逃,差点亡国。可为何史书上却只歌颂他的忠贞义胆,却没人说他是个楚奸呢?毕竟引外国之兵覆灭母国,在任何角度上来看都是不对的。伍子胥的父亲伍
23 伍子胥过昭关 在诸侯大国争夺霸权的斗争中,大国兼并小国,扩张了土地。可是大国的诸侯不得不把新得到的土地分封给立了功的大夫。大夫的势力大了起来。他们之间也经常发生斗争。大国国内的矛盾尖锐起来,都想把争夺霸权的战争暂时停止下来。 为了这个缘故,宋国大夫向戌(音xū)在晋、楚两国之间
看完《东周列国志》,再结合史书中所记载的史实,就会发现整个春秋时期最悲烈的故事有二,一是赵氏孤儿,二是伍子胥复仇。赵氏孤儿的故事现在被太多的影视剧、戏曲演绎下来,甚至在国外大为盛传,被改编为英语、法语等几种语言的故事,深受西方人的喜爱。纵然赵氏孤儿的悲剧符合西方人的艺术感,就像西方流行的莎士比亚的四
王安石是谁,想来现代人都不陌生。受过教育的人,对其更是耳熟能详。在中学语文课本中,王安石是一位大文学家,他的许多诗词以及散文都被收录在教材,或者是课外补充读物当中,以供学生们学习阅读。在历史课本上,王安石又是一位政治家、改革家以及思想家,他与他著名的“王安石变法”,是北宋政治经济必学的内容之一。古往
小时候,经常听到一句顺口歇后语:伍子胥,过昭关,一夜愁白了头。当时听了,不明白谁是伍子胥,也不知道他为啥会一夜白头,只觉得这件事特别酷。直到后来读历史,知道了伍子胥忍辱负重,为父兄报仇的故事,也知道了他助吴称霸后,反被吴王赐死的悲惨下场。作为一个楚国人,伍子胥带领吴国士兵攻入楚国都城,致使整个郢都的
话说伍子胥领着公子胜(楚太子建之子)来到楚国边境昭关附近。遇到了一个叫东皋公的人。东皋公乃扁鹊之弟子。自少以医术游于列国,现在年纪大了,隐居于此。前些天,镇守昭关薳将军的生病了,邀请其前往医治。见到昭关上悬挂着伍子胥的画像,和今天所见之人极度相似,是以搭话。于是就邀请伍子胥来到寒舍歇息。韶关附近伍子
王安石作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参加科考时便写下“此时少壮自负恃,意气与日争光辉”的诗句,其人物事迹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。列宁更是称他为“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”。在被宋神宗起用后,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“变法”,相继推出青苗法、募役法、保马法等等。然而他所提出的“变法”依然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。“青苗法”虽